一、引言 反义同词,英语称之为auto-antonym,antiphrases, enantionymy,antilogy,或者Janus words,是指在同一个词的多个语义中,存在两个相反或相对的语义,如英语中“dust”表示“to remove fine particles” (掸掉…上的灰尘) , 也表示“to add fine particles” (撒粉末于…)。法语词“hôte”既表示客人也可表示主人;俄语中“просмотреть”既有仔细检查的意思也有忽略的意思。汉语把反义同词现象称为反训,汉语中也存在大量此类词汇,如“纳”可表示收进,接纳, (如《韩非子·说林上》:“温人之周,周不纳客。”) ,也可表示上交、交纳 (如《史记·秦始皇本纪》:“百姓纳粟千百,摆爵一级。”)。 长久以来很多学者试着分析反义同词这一有趣的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先前的研究主要从辩证哲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事物是对立统一体,其发展过程往往是朝着自己的对立面发展的。一些学者们认为词本身也是一个对立统一体。词的某些义项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到了它的对立面,从而出现了一个词有两个相反义项的现象;另一些学者则从词所表示的事物出发,认为词所反映的事物本身也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一个词从不同的角度去引申,其引申结果可能恰好是两个相反的意义[1]。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试图以体验哲学来解释该类词的成因。 二、 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 传统语言学认为语言与客观世界是对应的关系,语言直接反映客观世界,不受人的思维、经验、以及其他主观因素的影响。结构主义者(包括后结构主义者)认为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词形和意义的关系具有任意性。许多语言学家视此为语言学的基石。然而,认知语义学家们对这种任意性提出了质疑,指出语言的系统性正体现了其并非完全任意的,而在很大范畴内是有其形成动机的。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认为, 语言来源于人类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体验, 语义基于人的经验感知, 等于概念化、等于心智结构[2]。根据Lakoff[3]的论述, 体验哲学所说的“体验”具有广义上的含义: 包括个体或社会集团的各种实际的或潜在的经历, 以及人与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互动,诸如感知环境、移动身体、感受力量等。人类互动性体验的最基本形式主要依赖于对身体部位、空间关系、力量运动的感知互动而逐步形成的。他指出了体验哲学的三项基本原则(l) 心智本来就是基于身体的(The mind is inherently embodied) (2 )思维大都是无意识的(Thought is most unconscious) (3 )抽象概念大部分是隐喻性的(Abstract concepts are largely metaphorical) [4]。体验哲学强调概念、范畴、认知、心智、推理等基于身体经验, 这一理论对语言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因为它很好地解释了语言的产生,发展以及变化。它对Chomsky的生成语义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该理论把意象图式作为体验的基础[5]。意象是指对事物的感知在大脑中形成的表征。这种表征不是形象, 而是删除了细节的有组织的结构, 是客体或事件在大脑里的抽象类比物。意象是可以长期保留在记忆中, 并可在心理空间上进行转换、变形等操作, 以便进行思考、推理和表达[6]。意象是在人与外部客观世界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不是生来就有的[7]。人对某事物的认知需要一些时间,经历某个过程,对语言的认知也是同理。 心智,概念,推理,认知是来自于人的身体,我们的概念体系和意义也都是通过我们的身体体验而获得的。另外,由于我们的概念大多数都是具有隐喻性的,所以我们在理解词的具体语境意义的时候不能直接从字面来理解。心智体验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依靠我们的身体,并非是纯精神上的,而是由我们身体的日常活动决定的。 三、人的体验、认知和语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的语言不是上帝赋予的,也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由人的感觉器官在体验外部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是一个人的主观思维与外部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认知和语言都是在人的体验中形成的。我们是通过学习,工作,与人交往等方式了解这个社会,了解语言。 一些狼孩的例子表明认知不是内在的,而是习得的。狼孩没有经历人类社会,他们便对社会关系毫无概念。他们可能不了解汽车是个什么,然而,他们对森林却是极为熟悉。 汉语是一种典型的象形文字。
找专业翻译公司,就找成都译联翻译服务有限公司